English

产业化:培训发展新路

1999-12-06 来源:光明日报 邓海云 我有话说

“人先于利润”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一家知名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的人事变动,新闻媒体给予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亚于一国首脑的更替。因为无数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企业荣辱兴衰,往往取决于人。

由于经济对知识的依赖越来越强,市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智商”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当前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选择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记者日前在采访国家经贸委培训司司长王忠明时,切切实实感受到这种重要性给这位司长带来的沉重的责任感。

西方管理学家和未来学家把二十一世纪经济竞争的焦点确定为一流管理人才的竞争,甚至把对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垄断放到第二位。王忠明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90年代的挑战——重新创造公司》一书中认为,在这个时期成功的公司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对最有竞争力、更富生产性的管理人员的需求,一个是要把办公室与教室联在一起。为此,“人与利润并重”应适时转变为“人先于利润”。

他认为,这样的观点是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目前知识经济正在全球范围内酝酿与发展,其特点之一是知识的折旧率越来越高,人力资本加速陈旧。因此,几乎没有任何人可以抗拒培训,没有任何企业领导人可以轻视培训。目前正在我国企业最普遍开展的工商管理培训是严格参照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而自成体系的。它以公司理财、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经济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为核心教程,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在较短时间内尽快熟悉和适应市场经济。有的企业领导人在谈到受训后的收获时,由衷地说,有“一种站起来的感觉”

王忠明说,在任何优强企业的背后都有一部为人称道的培训史。比如通用公司的“克劳顿村”生产的“人才”,其价值被认为胜于通用的产品;西门子教育学院、摩托罗拉培训中心享誉全球;宝钢、海尔、联想、长虹的培训机构也崭露头角。对于企业来说,培训是真正的“市场准入”,是抵达市场经济大殿的“通行证”、“入场券”,它能有效地缓解人才匮乏、素质低下、管理粗放等真正的“瓶颈制约”。

培训也是一种产品

过去对培训的叫法是“调训”。国家往往强制性地调国企管理者们受训,但企业领导人是被动地接受,缺乏真正的积极性。

在迈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培训正在由过去的被动调训,逐渐变为主动要求培训,形成了市场需求。因而近几年来,又出现另一种情况,种种外资、合资、民营的培训机构层出不穷,抢夺市场。

国家经贸委培训司经过深入调查和认真研讨,明确提出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培训也应产业化,以适应已经到来的竞争。

王忠明强调,培训产业化的根本含义是要把培训作为一种产品来精心经营。要建立以培训课程为核心的产品体系和经营体系,以唤起各级培训机构的紧迫感。所谓产品体系,就是培训课程的设计越来越丰富、多样化,可通过一定的传媒途径推向社会、进入市场,供消费者、投资者选择。所谓经营体系,就是把培训课程作为一种产品来运营,这不仅需要政府推动,还要有大量中介组织介入,由培训公司、培训机构等单位来操作。他认为,这些就是培训产业化的要素,如果根据这些要素整合目前已有的培训体系,使之成为一个大的企业集团,拥有高级培训学院、培训基金、市场开发和运营机构等,那将促使我国企业培训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尽快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目标。

培训要有大手笔

据介绍,国家经贸委培训司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适应市场需求的培训项目。他们推出了以西方MBA为范本的全国企业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培训;今年又开展了针对困难企业的“脱困培训”,还邀请国际知名大企业老总们来华举办“世界五百强系列讲座”。

看看参加这一系列讲座的主讲人,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它的价值:第一讲是实力雄厚的“百年老店”美国杜邦公司副总裁彭定中;第二讲是著名的惠普公司总裁路·普拉特与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第三讲是由美国软件业巨人CA公司总裁、北美华人首富王嘉廉主讲;第四讲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副总裁科尔与国内三所知名管理学院院长;第五讲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副总裁伊梅尔特与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

能与全球知名企业的总裁面对面坐在一起,谈经论道,这其中所产生的思想交流、信息交流等是传统培训所远远达不到的。正如王忠明所说,我们的培训必须适应新时代、新世纪的要求,多想一些大思路,出一些大手笔,而不能老停留在那种过于传统的、小作坊式的手工操作、小打小闹的培训层次上。要勇于探索更富有时代气息的培训方式,力求给企业经营管理者们以更多的感动甚至是震动,提高其驾驭企业走向市场、胜取竞争的能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